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进博时刻展苏作风采 苏州高新区非遗精品齐聚虹桥枢纽
21-11-11 19:30
进博时刻展苏作风采 苏州高新区非遗精品齐聚虹桥枢纽
11月9日,第四届进博会如火如荼举办之际,位于国家会展中心的苏作馆以巧夺天工的工艺技法汇聚了世界目光,展现着苏工苏作的独特风采。与此同时,位于上海虹桥高铁站21A检票口旁的“绣美山水 智汇高新”苏州高新区城市形象展厅里,第三期“创新融合 智汇高新”苏州科技城和浒墅关经开区主题展也如期开展,作为进博会期间展示江南文化的又一魅力空间。
苏州科技城和浒墅关经开区位于苏州高新区西北部,是高新区最具人文气息和创新活力的发展片区之一。苏州科技城自建立起,就以“科技、山水、人文”融合为规划特点,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具有苏州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城、山水生态城和科技文化城。浒墅关经开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发展轴上,坐拥大阳山、大白荡等独特自然资源。浒墅关经开区于1992年成立,但浒墅关作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就有“江南名镇”“吴中要冲地,江南活码头”的美誉。
步入展厅,苏州科技城和浒墅关经开区的城市特色和非遗工艺品铺陈开来,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蓬勃的城市风貌,吸引了很多旅客前来欣赏、咨询。“太细腻了,颜色鲜亮、层次感分明,跟油画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纷纷惊叹于展厅里几幅苏绣作品的精妙。据了解,这些被误以为是油画的苏绣作品来自苏州科技城,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沈德龙所绣。沈大师从事苏绣工作25年,以线代色,以针代笔,坚持传承创新,将油画和刺绣相结合,创造了苏绣“三散针法”。
除了苏绣,来自浒墅关经开区的微型二胡、红木微雕作品也备受旅客欢喜。熟悉的二胡被浒墅关匠人注入心血,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三里亭、南津桥、古城楼这些微雕作品,也成为了现场旅客对浒墅关的第一印象。来自西安的王女士刚从进博会参观结束准备返程,她说道:“在国家会展中心里的苏作馆看到很多精美的非遗作品时就非常喜欢,没想到候车时还能再次看到,真的太惊喜了!苏州高新区距离上海仅一个小时车程,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看看。”
苏州科技城和浒墅关经开区不仅非遗项目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产业基础深厚,高新技术产业正蓬勃发展。作为全国首家由科技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苏州科技城累计引进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大苏州工研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南大苏州研究院等大院大所100余家,集聚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近900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近60人次,省级人才近140人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浒墅关经开区正积极融入长三角,推进“沪苏同城化”和“大运河文化复兴”,大力构建“2+2+X”产业发展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产业聚集,着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同时,加速推进苏州“运河十景”之一的浒墅关古镇项目建设,全力打造苏州大运河文化会客厅、长三角文旅融合示范区、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加速推进以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州乐园为主的全域旅游建设,依托绿色技术小镇建设,积极打造“一流国家级经开区”,扮靓苏州西北门户。
至此,由苏州高新区工委宣传部指导,苏州高新区文体旅局、狮山商务创新区、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通安镇、苏州科技城、浒墅关经开区联合打造的三期主题展已完全展现在旅客面前,持续至12月,将一个集锦绣山水、人文古韵与创新宜居于一体的苏州高新区推介给八方旅客,全面展现高新区文旅资源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