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骗局也随之增多,例如:P2P骗局、身份证贷款骗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骗局等,在各地政府大力整顿的情况下,金融诈骗现象依然层出不穷,骗子实时关注新出现的事物翻新骗局,诱你入局。由于缺乏金融安全相关知识,大学生群体成为了“新受害群体”,甚至说是高频受害群体,在校学生金融安全教育的缺失、以及自身缺乏社会经验,疏于防范的特性使得同学们屡屡受骗。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触及部分金融活动,但由于大学生缺乏金融基础知识和金融法制观念、理性消费思维薄弱等,因此成为金融诈骗案件的高频受害者,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培养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因此学习金融基础知识,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学习金融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法制观念;适当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基础金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11月25日下午及晚上,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分别迎来了一场线上防范金融风险的直播。
该活动由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资助,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上海胧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大部分学生区分股票、债券、基金、网贷等市面上的主流金融产品,以及在遇到不良校园贷时如何寻求帮助,全方位提升关于对于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
讲座邀请了来自上海第二大工业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信用经济系主任兼硕士生导师汪宇瀚副教授为在校大学生讲述金融基本知识,普及防范金融风险教育。
(汪教授正在直播中)
汪教授先从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不同概念入手,对金融风险识别做了基本介绍。汪教授指出,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主要区别在于金融欺诈是一种诈骗行为,行为人旨在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方式,使被害人做出认识错误的行为,而金融风险则是无处不在的。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集中观看直播)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集中观看直播)
(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正在观看直播)
汪教授用生动趣味的文字总结了几点金融及网络安全实现的原则,为听讲的各位同学巩固本次专题讲座的核心要点:
一: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二:除了存款,保本投资并不存在;
三:条款中小字比大字重要,一定要细读理解.
讲座结束后,主办方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收集了大学生参加防范金融风险后的体会和感想。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讲座,讲座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讲座,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 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阿米尼姑
“今天几个案件的学习,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银行也同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不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险,如票据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客户信息、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在近几年呈高发状态。 而作为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经办业务直接接触客户,提高自身的防诈骗能力尤为重要,既担负着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又担当着告知客户风险点的义务。在自身操作技能上必须做到规范操作无懈可击,严格按流程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工作中要注意客户的大体识别,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该核实的必须核实,需要客户提供有效证件的,必须提供做到位,避免虚假操作。遇到大额转账、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用途,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例如密码的保管和使用流程,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所以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让自己多一份细心,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温馨提示,可以很有效堵截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祖丽乎玛尔
“今天我观看了学校组织的防诈骗直播的,视频中大量的真实案例介绍了诈骗的敌人有多强大,实施的骗术种类繁多,还提醒我们要怎样进行防范。我感到非常震惊,原来一直觉得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学生非常遥远,我们经常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坏人们就把魔爪伸向了我们,利用我们年少无知、警惕性差,骗我们或父母的钱财,同学们随时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看完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我觉得实施诈骗的坏人们太可恶了,他们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被骗的受害者们是多么可怜,值得我们同情,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高警惕,磨炼本领,不给犯罪分子得手的机会!面对猖狂的电信网络诈骗,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坏人们的骗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最终目的就是想骗我们的钱财,因此不管他们怎样花言巧语、手段翻新,最终都会露出狐狸尾巴,套我们的账号、密码,要我们转账,这时我们就一定要头脑清醒,坚决拒绝,绝对不能上当受骗。“天下无骗”是我们的愿望,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坏人们的良心发现,希望大家都能像孙悟空一样练就一身本领,随时保持警惕,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王嘉萌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欺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讲座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听完后,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讲座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 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1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成豪申
“通过几个案件的学习,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银行也同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不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险,如票据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客户信息、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诈骗,此类案件在近几年呈高发状态。而作为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经办业务直接接触客户,提高自身的防诈骗能力尤为重要,既担负着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又担当着告知客户风险点的义务。在自身操作技能上必须做到规范操作无懈可击,严格按流程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工作中要注意客户的大体识别,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该核实的必须核实,需要客户提供有效证件的,必须提供做到位,避免虚假操作。遇到大额转账、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用途,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例如密码的保管和使用流程,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苏俊男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也深刻认识到有的风险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有的时候不注意,不谨慎,太大意,就会导致案件的发生。我们时常应该留意身边的不法分子,对一些比较可疑的人员要进行监督,防止案件的发生,进而确保我们银行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构建金融风险的防范体系,应主要在以下方面发力:
其一,深化改革开放。住金融安全的底线首先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在积极作为中化解风险。
其二,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
其三,加强金融监管。强金融监管是守住底线的根本保障,要坚决做到‘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粟照黠
“本次汇丰上海大学生防范金融风险教育工作坊公益活动让我印象深刻,对金融体系产生一些认识,对电信诈骗与个人信息安全产生深刻认识。与此同时,对如何理财,如何正确购买理财产品拥有更多的知识。我们大学生应该时时提高谨惕,防范金融风险。”
——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 21酒店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凡是有利就会有害,有些人就为了骗取钱财来利用这些高科技。骗子总是花样百出,骗法翻新让你防不胜防。大家不要轻易相信骗子的话,不回复骗子的短信、电话;不点击发来的不明网站;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的事情;不要轻易暴露家人、朋友的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密码;觉得事情不对劲的可以拨打110求助。最后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保持冷静,不贪不占不会中招。”
——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 21空乘班
三场讲座结束后,通过问卷星后台,我们查看了针对“您和您周围的人是否遭遇过金融诈骗事件”的填写情况。
根据来自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322份有效问卷显示:25.09% 的同学表示,遇到过金融诈骗事件,24.86%的同学表示不太了解金融诈骗事件,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对金融诈骗事件的了解是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周围遇到的金融诈骗事件不在少数,相当于每10位大学生中就有4位遭受过金融诈骗事件,证明了本工作坊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本工作坊希望通过讲座直播宣讲,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何谓金融诈骗以及遇到金融诈骗,如何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不受不法分子的侵害,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助力健康和谐校园,维护校园诚信体系。
汇丰银行希望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直播宣讲,助力提高大学生们的金融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保护个人财产,远离金融诈骗,守好“钱袋子”,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2021汇丰上海大学生防范金融风险工作坊会持续将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到的金融知识“送”到大学生们的手中,全方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为学生们普及金融知识,加强高校师生对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当金融诈骗危险来临时,能够利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坚决抵制不良信用贷款,帮助大学生提高金融诈骗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