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苏州文旅迎新春活动走进上海虹桥 花样送福温暖旅客返乡路
23-01-17 09:35

苏州文旅迎新春活动走进上海虹桥 花样送福温暖旅客返乡路

“苏城年味 喜乐江南”苏州文旅迎新春主题活动于1月14日在上海虹桥高铁站出发厅开启。火红的灯笼、春联、窗花等春节元素相继上线,喜气洋洋的春节气息让展厅“靓”了起来。活动将持续至除夕前夜,陪伴虹桥旅客一起辞旧迎新。

作为春运的主阵地,上海虹桥站里的春节氛围正逐渐“升温”。随处可见的红色春节元素、涌动的人群处处彰显着烟火气的回归。

活动通过姑苏特色非遗体验、苏城传统民俗介绍、苏州春节免费游推广等环节,让苏州的年味儿飘进了虹桥枢纽,也让更多过往旅客感受到独特的苏州魅力。

风格雅致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美轮美奂的苏州剪(刻)纸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旅客关注。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起源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色彩以红、黄、蓝、绿、紫、淡墨等色为基调,刻工及造型具有鲜明的江南文化气质。因其被寄托的“纳福迎新 吉庆如意”的美好愿望,桃花坞木版年画也是每年春节期间苏州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为让旅客近距离观摩桃花坞木版年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展厅内开展了兔年主题年画、福字版画拓印活动,让旅客亲自动手体验,通过上色、按压、拓印等步骤,全方位感受苏州非遗的别样乐趣与韵味。

现场,另一张苏州市级非遗名片——苏州剪(刻)纸也备受追捧。苏州剪(刻)纸通过光、影、线条等方式传达艺术美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苏州人祈福与表达祝福的一种象征。活动中,工作人员向旅客介绍了剪(刻)纸的历史渊源,从造纸到剪纸,到历朝历代剪纸艺术的差异及演变史,再到作品赏析。跟随工作人员的演示,旅客也动手剪起了“福”字、中国结、窗花等,为展厅增添了一抹靓丽的中国红。

“这个剪纸造型很有江南韵味,能感受到浓浓的苏式年味”,来自山西的王女士在体验完剪纸后这样说到。

除了精美的非遗作品,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流淌在他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民俗之中。现场,工作人员还结合宣传片、旅游手册,向旅客介绍了苏州的冬令佳肴和极具仪式感的年俗文化。糯软润湿的猪油糕、鲜香味美的蛋饺、象征团圆的八宝饭……苏州的美食日历惹得不少旅客垂涎,迫不及待想要一品苏味。

现场推介的“春岁·祈福”苏城民俗主题旅游路线里,西园寺“烧头香”、周庄“打春牛”、东山“抬猛将”等仪式感满满的春节祈福仪式吸引了不少目光。这些地方传统文化中不仅传承着千百年的民俗文化,也蕴藏苏州人最质朴、最美好的新年愿景。

“感觉苏州的春节民俗很有江南特色,打算到时候带上家人一起去现场感受一下,沾沾福气。”来自无锡的邵先生如是说。

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是苏州的内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江南景致则是苏州为人称道的外在。活动现场的海报向游客介绍了2023春节期间(1月21日至1月27日),苏州市73家国有景区包括拙政园、狮子林、天平山等冬季热门打卡景点在列的免费开放喜讯,向旅客发出盛情邀约,吸引他们在春节到苏州沉浸式感受江南韵味。现场很多苏州周边城市旅客已经“摩拳擦掌”,准备预约景区了。

与此同时,展厅还为旅客送上如吉祥兔玩偶、春联礼包、红围巾等苏州新春好礼,并邀请大家以书面留言、视频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苏州的寄语、新年的祝福、愿望等。

“看完这里的介绍,感觉这个展厅充满了江南元素,不仅能打卡各种攻略,还能参与拓印这样的非遗互动,领取贴心的新年礼品,冬季的苏州特别适合游玩,现在又推出这么多免费景区,希望大家多多去苏州一起感受这座人文古城的魅力”。来自南通的周女士在现场情不自禁推介起苏州。

此次苏州文旅迎新春主题活动向虹桥过往旅客开启了一扇了解苏州、爱上苏州的生动窗口,不仅丰富游子候车文娱需求,还将陪伴他们走过农历新年倒计时,让大家在张灯结彩的喜乐中,在迎新纳福的祈盼中,感受来自苏州的温暖与浓浓的江南年味儿。